通过“国家队”验收——
亩产845.5公斤,郑麦618小麦产量创新高
“三个验收点平均亩产808.63公斤,创造了河南千亩方高产纪录;一个验收点平均亩产845.5公斤,创造河南小麦高产纪录。”6月9日,2019年中国种子协会“寻找小麦高产品种”活动暨国审郑麦618实打验收会在鹤壁召开。
“寻找小麦高产品种”活动是中国种子协会根据有关文件精神,在全国小麦主产区开展的主导小麦品种高产创建活动,目的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,推进绿色、高效小麦高产种植技术,引导和指导农民科学选种用种。为了做好此次验收工作,中国种子协会专门组建了“国家队”验收测产专家组。2019年全国有15个品种进入了最后专家测产验收环节,其中我省品种就有国审郑麦618。
为了做好国审郑麦618验收工作,中国种子协会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、河南省种子管理站、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、河北农业大学、河南农业大学、鹤壁市农技中心、鹤壁市种子管理站的有关专家,对鹤壁市河南春晓种业连片区域化种植的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618高产创建示范方5000余亩开展验收,并对其中位于淇滨区钜桥镇三里屯村、白庄村的 2280 亩示范方进行现场实打验收。
验收专家组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孙果忠研究员为组长,以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周继泽研究员、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许金博研究员为副组长,河北农业大学段会军研究员、河南农业大学王晨阳研究员、鹤壁市农技中心毕桃付高级农艺师、鹤壁市种子管理站张洪伟高级农艺师为主要成员。
专家组依照农业农村部小麦高产创建验收办法,随机选取3个实打验收点,实收面积分别为1.04亩、1.08亩、0.947 亩;经现场称重分别为890.5公斤、1058.7公斤、811.9公斤,测定含水量分别为22.15 %、24.96 %、17.4 %,按13%含水量折算,扣除杂质后,亩产766.2 ~845.5 公斤,平均亩产808.63公斤。
亲临现场参加验收的中国种子协会专家顾问组组长李立秋主任指出,郑麦618几千亩方,长得这么整齐,收成这么好,老百姓非常高兴,希望这个品种在中原大地做出更大的贡献。他同时希望富吉泰种业把这个品种推广好,为整个小麦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据育种人胡卫国博士介绍,郑麦618是一个矮秆大穗、茎秆粗壮、结实性,抗倒性好的特点,三个测产现场亩穗数48万-51万穗,穗粒数32、33粒,千粒重最高到50多克,丰产潜力大。
郑麦618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胡卫国博士选育,属半冬性中熟品种。郑麦618是一个矮秆大穗多抗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。在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的考验中,该品种表现出耐春季低温能力强,综合抗病性好,矮秆抗倒,穗大结实性好等特点。其中条锈病表现高抗,黄花叶病、白粉病、叶锈病、纹枯病发病轻,多年多点试验产量表现稳产性好,丰产性突出。2017年国家冬小麦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中,产量位居小组第一位,100%试点增产,其中富平试点亩产达到了722公斤。
该品种由河南富吉泰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经营推广。富吉泰种业总经理李继军在讲话中指出,富吉泰种业由河南技丰种业、黑龙江富尔农艺种业,以及公司的一些核心高管共同投资,在原河南领先种业公司基础上经改制而成。公司成立了以美籍华人孙书库博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,加强了与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合作,包括中国农科院、中国农业大学、河南省农科院、河南农业大学等国内外的一些大学、科研单位以及一些企业进行了广泛的合作。公司海南三亚、河南荥阳以及甘肃有300多亩的科学种地。公司分别有郑州和焦作两个种子生产加工厂,年加工能力达到5000万公斤。公司在河南、甘肃、新疆有36000亩地小麦基地和36000亩地玉米生产基地,有7万多亩地种的种子生产基地。目前公司两大主导品种,一个是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的郑麦618、一个是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的玉米品种9953,近两年表现都非常稳健。
富吉泰种业总经理李继军告诉记者,麦收已经接近尾声,郑麦618丰收捷报正在从四面八方传来,今年高产稳产的表现,将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(本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娟 文/图)